-
坚持锻炼可有效预防大肠癌
怎样预防肠癌?肠癌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与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当然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提早的了解一些预防的措施,这也能让自己免受疾病带来的困扰,该怎样预防肠癌?关于肠癌疾病的预防,下面的文章中就将为您做详细的介绍!怎样预防肠癌? 坚持锻炼 现在人们是很缺乏锻炼的,尤其是办公室上班族,长期的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各种的疾病也就出现了。经常参见体育锻炼,是能做好疾病的预防的。运动能自我放松,缓解压力,研究指出,运动可能影响荷尔蒙水平、新陈代谢速度以及已消化食物留在肠中的时间,并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详细]
2023-08-16 14:11 -
大肠癌的预后
肠癌是大肠粘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常见血便或粘液脓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发生改变,腹痛,腹部包块等。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常各有其特殊性。 大肠癌的预后为常见消化道肿瘤中比较好者,可能与其生物学行为有关。 影响大肠癌的预后因素有: (1)临床因素 1)年龄:年龄小的大肠癌患者的预后较差,同时年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分化较差的粘液腺癌较多。 2)肿瘤部位:不少研究发现结肠癌的预后比直肠癌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Dukes’C期病人中结肠癌预后明显优于直肠癌。直肠癌的预后也与病灶位置关系密切。 3)肿瘤临床表现:肿瘤直径、肿瘤的浸润...[详细]
2023-08-16 14:11 -
青年人需警惕大肠癌
大肠癌形成的初期,病变小而局限,病人常无明显不适感。随着癌肿的生长,即便出现一些异常的现象,病人常把肛门部位的不适,误认为痔在作怪。易将大肠癌导致排便习惯的改变与慢性肠炎或菌痢混淆,从而忽视了肠癌的存在。青年人患大肠癌在诊断之前按肠炎或痔治疗的病例竟高达70%左右。目前,对大肠癌的诊疗技术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从简便易行的肛门指检至直肠镜、X线造影、纤维结肠镜、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使大肠癌于萌芽阶段即得以明确诊断。须知,非属晚期的癌肿,通过手术切除,可望达到彻底根治的效果,关键在地早期发现。大肠癌的早期症状较多,一般来说,青年人出现下列现象时,应警惕大肠癌:1、正...[详细]
2023-08-16 14:11 -
大肠癌是什么引起的呢
大肠癌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一般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不易被发现,但是如果仔细进行生理病症的仔细辨别还是能够及早发现大肠癌的早期症状的。而现代上班族久坐不动是造成这些大肠癌的早期症状的主要原因。大肠癌包含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这三大癌变部分,其中直肠癌病发率最高,基本上居肿瘤发病之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很大,大肠癌的发病率每年都是上升趋势。不少人有这样的错觉:大肠癌是中老年人的事,青年人不在此列。这主要因为:大肠癌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及至出现便血、腹痛、腹泻等非特异症状时,已属中晚期。从事体力活动越多,大肠癌发生率越低,而从事...[详细]
2023-08-16 14:11 -
大肠癌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1、环境因素经研究证明,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大肠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另外,也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2、遗传因素国内外均有“大肠癌家庭性的报道,大肠癌患者血亲中死于本病者比一般人明显增高。有些大肠腺瘤,如多发性家庭性腺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家族中患病率可达50%,如不治疗,10岁以后均有患大肠癌的可能。最近有学者对肿瘤抑制基因与大肠癌发生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大肠癌的易感性与发病机制均与遗传因素有关。3、大肠腺瘤根据各地的尸检材料研究发现,大肠腺瘤的发病情况与大肠癌颇为一致。有人统计,具有1个腺瘤的病...[详细]
2023-08-16 14:11 -
大肠癌需要肛门护理
但这种治疗方法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创伤,一定要积极护理。下面,我们看看大肠癌的护理措施。措施一:局部皮肤护理在手术之后的两至三天内,需要开放结肠造瘘口,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洗净造瘘口周围皮肤,涂上氧化锌软膏,以防止排出的大便浸渍皮肤而出现皮炎。措施二:换袋方法通常,还需要患者进行换袋,比较好使患者坐位,袋内积粪要及时倾倒清洗,避免感染,减少臭气;取肛袋时,应从上环轻掀起,防止损伤皮肤。措施三:扩肛护理方法一般情况下,人工肛门开放一周后,应开始扩肛,以松弛肛周肌肉,保持人工肛门通畅,避免因腹肌收缩及肠管回缩引起肛门狭窄,致排便困难。措施四:合理排便通常情况下,大...[详细]
2023-08-16 14:11 -
大便三大变化当心大肠癌 肠癌是怎样分期的?
39岁的张女士从事销售工作,平时工作压力大,饮食口味偏重;便血好几年,她却一直以为是痔疮:“一开始没有当回事,自己买了痔疮膏涂抹,便血断断续续一直没好,谁知竟是大肠肿瘤。”肛肠科专家说,大肠癌患病率较高,与冬日寒冷、夏日炎热、气候潮湿密不可分,但另一方面,与喜欢煎、炒、熏、烤,偏好咸、辣等重口味也有关系。“早诊早治是目前控制大肠癌的有效措施,建议30岁以上者每年进行大肠癌筛查。大肠癌早期症状主要是大便的三大变化一是形状改变,如变扁平、有凹槽。二是次数改变,如增多或减少。三是颜色改变,如带血或有白色粘液。若发生上述变化,或是便血、肛门疼痛、肿物脱出、大便不成形...[详细]
2023-08-16 14:11 -
大肠癌晚期症状表现
由于大肠癌早期多无症状,等出现明显症状时,基本上是中晚期,也有很多的大肠癌患者及家人不是很了解大肠癌晚期的症状,而没有及时的防治吗,促使大肠癌病情越来越严重,那么大肠癌晚期的症状是什么呢?晚期大肠癌的症状 大肠癌一旦进入晚期,可出现较明显的症状,但有些症状并非特异,且与癌肿所在的部位有关。1、右侧结肠癌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乏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腹胀,腹痛,腹部压痛,腹部包块,进行性贫血。包块位置随病变位置而异。盲肠癌包块位于右下腹,升结肠包块位于右侧腹部、结肠肝曲包块位于右上腹,横结肠包块位于脐部附近。此外可有发热、消瘦,并有...[详细]
2023-08-16 14:11 -
大肠癌高危人群有哪些?
美国癌症协会认为高危人群应从家族史和个人史两个方面判断。前者包括1~2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史,60岁以下的一级亲属中有腺瘤性息肉病史和家族遗传性综合征史,主要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Turcot综合征、Oldfield综合征及青少年性息肉病等;后者包括有炎症性肠病史、腺瘤性息肉病史及既往有肠癌、腺瘤或其它器官(乳腺、卵巢、子宫及泌尿系统)癌症史。国内目前尚未制定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备以下之一即为高危人群: 1、30~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者(尤其是便血、大便频数、粘液便及腹痛者); 2、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 3、有大肠...[详细]
2023-08-16 14:11 -
两岸三地健康“头号杀手”:大肠癌、肝癌、肺癌
根据最新的癌症数据统计显示,两岸三地民众罹患癌症的速度持续加快,台湾每年约有8万人罹患癌症,前3位分别是乳癌、大肠癌以及肝癌;大陆则为肺癌、肝癌以及胃癌;香港则是肺癌、大肠癌以及乳腺癌,其中,大肠癌、肝癌以及肺癌,是两岸三地华人共通的前3位癌症。台湾国泰健康管理内湖中心院长李宗谕表示,这可能和饮食习惯、和遗传基因有关。 李宗谕表示,两岸三地因为是同一样的人种,基本而言,基因型比较类似,所以一些容易遗传或容易被化学物质诱发的癌症,都会普遍发生在两岸三地华人身上,分析过去统计,几乎每一年的十大癌症排行榜前4位都一定有肺癌、肝癌、大肠癌。 李宗谕还表示,特别是...[详细]
2023-08-16 14:11
- 1
- 共 1 页 10 条